美國產檢初診準備



抵達美國後的第一周我們通常會為媽咪們安排產檢行程,產檢初診前的準備與注意事項有那些呢?

如果不了解美國的醫療機制、擔心美國醫療與台灣不同、擔心無法用英語交流、擔心生產時有特殊情況會發生危險....

這些都讓很多媽咪們想到美國生產的想法產生很多疑惑。這次就讓經驗豐富的安佳美國孕產顧問,來為大家為大家解開疑惑。

介紹到美國產檢時注意的事項吧!

 

                                       


赴美生產的媽咪們,單胞胎的話,都會在預產期32週左右出發,32週之前在國內正常產檢即可。

因此記得將國內產檢資料一同帶往美國喔!

除了超音波,還有血液檢查報告以及其他類型的報告例如

基因檢測,喝糖水報告、高層次超音 波報告,羊水穿刺報告乙型鏈球菌報告。

婦科疾病、婦科手術、之前生產過的剖腹產證明,之前有人工流產或是子宮婦科相關疾病

凝血不全疾病等罕見疾病報告

國內資料盡量以英文呈現,可以存檔於隨身碟交給醫生,也可以列出所有紙本給診所留存,總之,您能提供越多資料,讓醫生了解情況是更好的。

醫生皆配有中英文的護士,所有您的產檢及生產全過程,護士都會在旁邊協助。

媽咪們順利抵達美國休息兩天后,就會要進行第一次的產檢。

 

【選擇產檢的醫生】
安佳所合作的美國月子會館附近都有許多口碑聞名的的醫婦產科醫生,媽咪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讓自己適合的醫師。

同時可以考慮了解美國的醫院醫療專案的保險方式。

 

【美國醫師預約時間】

預約的作業,可以放心的交給安佳孕產顧問。抵達第一周進行產檢。與會館司機告知預約時間,就不用擔心錯過預約時間。

時間一到搭上月子中心安排的專車司機,護送到診所門口下車。

 

【美國產檢頻率】
孕期檢查,每個階段頻率不一樣。

4~28周之間:每四周檢查一次。28~36週知間:每兩周檢查一次
36~生產:每周檢查一次。

大型醫院在第一次初診時,就會給孕婦一份之後產檢的時程表,一直到生產的產檢預約時間。

如有特殊情況(例如:35歲以上、懷有多胞胎、孕婦患有高危險疾病、羊水太少等)的話,產檢次數也會相應增加。


 

在美國第一次產檢應該準備甚麼?
除了自身文書資料外護照、現金或Visa卡以及以往在國內的產檢報告、新冠疫苗施打紀錄卡 等。

也可以事先紀錄媽咪們想問的問題,在產檢時詢問醫生喔!

國內做過的產檢報告,除了超音波,還有血液檢查報告以及其他類型的報告 :

例如基因檢測、喝糖水報告、高層次超音波報告、羊水穿刺報告乙型鏈球菌報告。
婦科疾病、婦科手術、之前生產過的剖腹產證明
之前有人工流產或是子宮婦科相關疾病

凝血不全疾病等罕見疾病的報告等等。
 

 


 

介紹注意事項,到醫院初次產檢去 >

* 初診填寫基本資料表格、繳費:
到達診所後,需填寫一系列表格,表格內容為以往病史,家族史,過敏史,月經妊娠等歷史等等。

在專業的醫師診所協助下就能順利填寫囉!

     

資料單有助於醫生全方面了解父母雙方之前的產檢過程、健康史與家族健康史,以便提供全方面的服務與幫助。

在美國產檢,醫生的助理會登記好,幾點是哪位媽咪產檢,一般都能很準時,不會浪費媽咪太多等候時間。

即使等候也很有秩序,在等候區候診

填好表格後需在預約等待表上用英文寫上自己的名字,護士會按照表格順序叫名字。通常需要等待10-15分鐘。

 

美國的醫生與醫院是分離獨立,產檢在診所進行,生產才去醫院,所以醫院也同樣需要註冊填保建卡。


* 基本項目監測也很重要:
護士會為媽咪進行前期檢查,包括體重,血壓,尿蛋白,尿糖檢查。體重單位是磅,而不是公斤。

換算也很容易,1公斤(kg) = 1000 克 = 2.20462262 磅。
檢查血壓需要靜坐半小時後,才能有準確的數值。正常孕婦血壓值應低於90/140。

如高於此值,媽咪就要注意了。妊娠期高血壓要讓醫師及時了解並進行治療控制。

注意事項:

在美國診所尿檢時,需在一個小杯上寫出自己名字的英文名,留下中段的尿液,放入尿管內蓋好。

 

* 診間塗上凝膠做超音波監測 
這部分是為了了解寶寶的方向位置、身高體重曲線、骨骼發展、臍帶位置、寶寶四周的羊水量,寶寶的發育、胎動、心跳。

以及媽咪們的胎盤結構,胎盤成熟度,胎盤位置。是否有胎盤前置,胎盤早期剝離等等。
 

比較特別的是,胎兒臍帶繞頸問題。在美國,醫生都比較坦然面對。因為絕大多數嬰兒都會臍帶繞頸而且會自己繞出來。

也有那種最初不繞頸的胎兒也可能會繞。因此醫生會先關心寶寶的胎動跟心跳,以及我們的羊水數量、寶寶成長曲線。


在美國,剖腹產不會以羊水多少以及臍帶繞頸來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剖腹產。

除了個人要求剖腹產之外,美國婦產科醫生都會建議媽咪嘗試自然產,如果寶寶不出來的話,才會改做剖腹產。

超過39周之後,有些醫生才能去執行剖腹產或是主動催生,需要與醫生討論。

 

    

 

*  與醫生討論何時生產以及醫院生產狀況:
現在(2023/1月)依舊只能一次一個家屬進去陪產,但多一個人陪伴,多一個人了解媽咪的狀況也很重要。
一般來說就是詢問有關:
•現病史以及正在服用的藥物
•過去史(曾經的病史,手術記錄,住院記錄,疫苗記錄)
•婦產科病史(有無懷孕生過,妊娠疾病/生產方式/結果/後遺症,乳房健康,宮頸抹片,性病史)
•家庭史 (主要是看看有沒有遺傳疾病,高血壓,糖尿病)
•生活/工作的環境  等等


初次產檢主要是確定媽咪們的預產期。
醫生一般先用上次月經開始的第一天(LMP - last menstrual period)的時間進行推算。

然後再做b超(一般是超音波)來確定胚胎的大小。

 

一系列的檢查完畢,初次產檢就結束囉!能與到櫃檯預約下一次產檢。

之後出醫生診所,中心的專車司機就會將媽咪們送回到月子中心休息用餐。


溫馨提示:

如果媽咪出現以下不適,需要立刻就醫。

1、見紅

2、陰道留出大量液體

3、24週後,嬰兒活動減少

4、13週前腹部劇烈疼痛

5、13週後,腹部絞痛痙攣持續超過1小時無法緩解

6、24週後,一小時內宮縮超過6次

7、持續的噁心嘔吐

8、胸疼

9、呼吸急促加重

10、骨盆疼痛或有壓力感超過30分鐘

11、其他自己覺得不正常的感覺或問題需要醫生幫助的。

 

 

聯絡我們留言